首頁 > 專欄設置 >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專欄 |
市農業農村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決策部署,結合我區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實際,圍繞農業面源污染、開展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秸稈綜合利用、農業領域燃煤治理、推進農業領域清潔能源改造等方面的工作,深入扎實開展工作,現就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應完成環境整治任務的行政村68個,已完成68個,完成率100%。
(二)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
我區無“千噸萬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
(三)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
1.涉農區1個,已完成規劃編制的涉農區1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縣域規劃完成比例100%。
2.涉農區1個,已完成黑臭水體排查的縣區1個,排查完成比例100%。
3.行政村總數68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的行政村68個,覆蓋的行政村比例100%。
4.非正規垃圾堆放點0個,排查整治任務完成率100%。
(四)養殖業污染防范
1.畜禽糞污產生量5.79萬噸,利用量5.27萬噸,綜合利用率93.2%。
2.大型規模畜禽養殖場3個,已配備糞污處理設施的3個,設施配備率100%。
3.規模畜禽養殖場11家(包含3家大型規模養殖場),已配備糞污處理設施的11個,設施配備率100%。
(五)種植業污染防治
1.主要農作物化肥施用折純量0.4497萬噸,主要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0.4489萬噸,主要農作物化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
2.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量0.0098萬噸,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量0.0024萬噸,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3.秸稈產生量5.4萬噸,可收集量4.37萬噸,秸稈利用量4.16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95.24%,
4.農膜使用量32.35噸,農膜回收量32.35噸,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率100%。
(六)深入實施燃煤污染治理
開展散煤清零鞏固行動,推進農業領域清潔能源改造。
二、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一)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
1.農村飲用水水源調查評估和保護區劃定。經核查我區“千噸萬人”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2處,均屬于城市管網延伸,不需要劃定保護區。
2.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對以前未裝消毒設備的工程加裝消毒設備156套,實現全區農村飲水工程消毒設備全覆蓋。全區共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40處,共化驗水樣227份(除城市管網延伸工程13處)全部合格。
3.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風險排查整治。一是結合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快推進農村河湖“清四亂”;二是開展涉水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對河道固廢垃圾傾倒問題開展專項檢查整治。
(二)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1.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積極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形成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加大力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收運體系,構建長效保潔機制。計劃在硤石鎮修建垃圾中轉站一座,蟠龍鎮、硤石鎮、金河鎮各配備一輛垃圾分類壓縮轉運車輛,各鎮招聘一名專業車輛司機,定時定點將各村收集點的垃圾通過壓縮車輛轉運至垃圾場,保證我區農村生活垃圾做到農日產日清,實現我區68個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集中處理全覆蓋。
2.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制定印發《金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金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方案》等文件,扎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對全區68個行政村,采取村鎮自查、區級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逐村摸清污水治理現狀,建立區、鎮、村污水治理臺賬。二是我局會同區林業局、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對農村黑臭水體摸排工作檢查的通知》。通過對全區8個涉農鎮街68個行政村集中排查,全區未發現農村黑臭水體。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村河(湖)長體系,明確村級河(湖)長為農村河湖管護的直接責任人承擔巡河護河職責,完成金陵河、六川河劃界工作,兩條河流栽設界樁、界牌及公告牌,全面劃定農村河湖管理范圍并向社會公告。四是邀請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省環科院等單位,結合實際編制完成《金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5年)》。五是在車家寺村、韓家村等6個村建設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及管網,其中5個村已完工,全面完成市級下達的目標任務。六是大力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地區,廁所糞污治理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有效銜接,統一規劃、建設和運行。
3.農村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一是制定印發《金臺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辦法》,明確各村委會(涉農社區)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的主體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監督管理責任單位。二是督促檢查鎮街切實做好中省市投資建設的26處集中式污水治理設施、4處管網設施以及林業局牽頭修建的21座澇池的維修管護,確保污水治理設施完好、運行正常,管網通暢、無垃圾等雜物,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養殖業污染治理
1.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情況。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備率100%,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3.2%以上,中小散養戶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1%以上。
2.畜禽規模養殖環境監管。我區直聯直報系統中共有規模養殖場11戶,經現場核查,11戶規模養殖場均配套糞污處理設施,5戶通過農業、環保部門出具的驗收證明,均已落實排污許可登記管理,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平均在93.2%以上。
(四)種植業污染治理
1.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一是在全區三個鎮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試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工作需要,建立12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其中省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3個,市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9個,采集土壤樣品30個,化驗大量元素150項次,安排布置3個以上田間試驗。二是今年安裝自動蟲情測報燈3臺和性誘捕器39套,用于病蟲害監測網點建設,科學開展防治工作,實現全區農藥零增長行動;全年開展防治現場指導8場次,開展農藥綠色防控技術培訓3場次,培訓農民1500余人,提高農藥經營者和生產者的科學用藥意識,讓農民牢固樹立農藥減量控害的理念。
2.秸稈、農膜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地膜殘留污染監測,推廣使用0.01mm以上標準地膜,嚴格落實《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13735-2017)標準地膜使用,嚴查PE地膜使用,確保不達標地膜產品不進店、不下田。
在蟠龍鎮曉光村建立千畝示范田,面積1061.57畝;設立對比試驗田1塊,面積83畝;示范田秸稈綜合利用水平100%。重點實施區域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達95%以上。發動10個農機合作社,調配秸稈撿拾打捆機械44臺件,其中大圓捆小麥秸稈撿拾打捆機4臺、揉絲滅茬小麥秸稈撿拾打捆機6臺(從內蒙古、寧夏調入4臺)、方捆打捆機34臺,累計機械化撿拾打捆小麥秸稈4.65萬畝,撿拾商品草4320余噸。
3.耕地分類管理。開展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充分利用田間調查和取土化驗數據及國土三調最新耕地信息,更新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經過核實、勘察、修復治理、檢測對比發現,目前我區安全利用類土地重金屬含量均已達到優先保護類范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為100%。
4.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經核查,我區無涉鎘等重金屬企業。
(五)推進農業領域清潔能源改造
召開專題會議,壓實責任,組織區農機中心、區農技中心、區畜牧獸醫站對全區轄內涉農鎮(街)中農業大棚、畜禽養殖場和農產品加工領域燃煤治理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農業大棚422畝,畜禽養殖場7家,農產品加工廠2家。對農業生產性燃煤使用、清潔能源替代散煤、煤改氣煤改電、散煤鍋爐拆除等情況逐一進行核查,未發現以上燃煤污染大氣情況。
(六)農業農村環境監管能力提升
1.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金臺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已報中省評估、審核。
2.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一是針對鎮街環保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我局積極推動,在全市率先成立鎮街環保所,實現11個鎮街環保所全覆蓋。二是運用區塊鏈、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系統整理挖掘測土配方施肥歷史數據,探索建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條件下的科學施肥指導模式。三是加快提升科學用肥、用藥水平,強化抗化肥、藥性監測,指導科學防控。
(七)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夯實責任。各成員單位確定專人負責,認真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職責、細化任務、落實措施,開展培訓,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2.強化監測,抓點示范。以示范建設為抓手,建立化肥農藥減量、秸稈綜合利用、殘膜回收利用等示范區,集成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探索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新模式。
3.強化督導,嚴格考核。建立農業農村污染整治考核機制,對各成員單位任務完成情況定期督導,確保任務落實。
4.加強宣傳,全民參與。圍繞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扎實開展各項專題培訓、宣傳活動,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做好農村污染防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開展的特色工作、經驗和主要成效
一是針對鎮街環保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我局積極推動在全市率先成立鎮街環保所,實現11個鎮街環保所全覆蓋,為打贏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二是積極爭取資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儲運設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扎實提升全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困難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困難
1.畜禽養殖存在問題。存在養殖戶主體責任不實、配套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等問題。
2.化肥增量減效存在問題。一是當前農村農戶一家一戶的生產現狀普遍存在,造成了施肥的多樣化和隨意性;二是當前農村主要勞動力年齡偏大,科學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科技知識,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科學使用化肥、環境保護等方面了解不夠;三是蔬菜及果樹等經濟作物,農戶一味追求產量,過量施肥現象普遍存在。
(二)意見建議
1.加強統籌協調,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建立聯動機制,對不符合規劃布局,未進行統一規劃、未辦理環評、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處理畜禽養殖污染物的不予驗收,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拆除。
2.嚴格執法監管,嚴肅查處污染行為。畜禽養殖污染時有發生,必須堅持長期不懈抓好畜禽養殖糞污治理工作。
3.加強宣傳培訓。特別是偏遠鎮村,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提高全區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及保護耕地意識。
?
寶雞市金臺區農業農村局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