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設置 >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專欄 |
2024年,寶雞市生態環境局金臺分局以習近平總書記來寶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引領航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擔當作為、開拓創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17,同比下降6.7%,六項污染物濃度“五降一平”,其中PM2.5濃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PM10濃度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PM10年均濃度首次優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且優于二級標準10%)。優良天數281天,同比增加2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5天,同比減少12天。優良天數、重污染天數改善幅度居全市前列。全區各個斷面水質均值為Ⅱ類,水質連續兩年穩定至優級。
一、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打造特色亮點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寶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寶雞,實地考察我區渭河生態公園,調研開展渭河生態保護治理等情況,分局全體黨員干部倍感溫暖,受到極大的鼓舞、激勵和鞭策。分局牽頭起草全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寶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意見》,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奮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二是加強協調聯動,推進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區委、區政府召開常委會、常務會研究生態環保工作10次,召開大氣污染治理推進會5次,安排重點攻堅任務,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分管環保工作的常務副區長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5次召開專題會,推動工作落實。修訂全區大氣污染防治督查督辦及責任追究辦法、約談辦法,完善督導考核機制,落實“75311”指揮調度機制和“一點一策”整治方案,堅持日調度、周通報、月推進,定期約談排名靠后鎮街,10個川道鎮街空氣質量均同比改善。在“十五五”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優化調整工作中,積極赴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對接,多方勘察選址,確定新建濱河北路站點替代三陸醫院國控站點,比對監測已啟動。
三是完成省第三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省第三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組織相關部門和鎮街辦理群眾信訪問題36個,辦理督察組現場交辦問題16個,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牽頭完成省委大氣專項巡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等反饋問題整改。
四是深化“三個年”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項目靠前服務,指導全區重點項目及時辦理環評,加快龍源工業園內環評項目審批。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整合涉企執法檢查內容,推進部門聯合執法,減少檢查頻次。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實施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措施,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落實包容免罰清單制度,深入開展入企培訓幫扶,運用行政指導、行政告誡等非強制手段,教育引導企業自覺守法、自我糾錯,對16家企業的22個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落實空氣質量改善五年行動方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開展夏季大氣污染治理百日攻堅和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推動13戶重點企業開展績效升級,7戶企業通過C級企業績效評估,機車檢修廠噴涂廢氣催化燃燒治理,中能車輛修除銹及噴漆設備自動化改造項目建成投用,中車時代噴涂廢氣催化燃燒治理項目和金臺區汽車鈑噴集中噴涂有機廢氣集中治理項目獲中央大氣專項資金支持,爭取資金1626萬元。5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完成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排放清單編制,指導部門鎮街各司其職、協同聯動,推進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汽修源、餐飲源、加油站、煙花爆竹禁放禁售、散煤及生物質管控等監管執法常抓不懈。推動新開工建設項目全部安裝揚塵監測、視頻監控設施并聯網,室外構筑物防護均使用低(無)揮發性有機物涂料。擴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聯合交警大隊、區住建局抽測抽測重型柴油車輛173臺、非道路移動機械116臺。加強對4家機動車檢測機構監管。將302戶企業(含鍋爐)、43家建筑工地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指導企業結合實際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堅持數據值守、實時調度提醒,確保異常天氣、高值數據、污染問題迅速應對、及早管控。采暖季開始后,區發改、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會同涉農鎮街走村入戶,對散煤及生物質管控情況每日開展夜查,宣傳清潔取暖政策,保障清潔能源替代成效持續鞏固。
二是持續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中省環保專項資金投資3000萬元,由金河鎮組織實施的金陵河流域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兩個項目即將完成。印發全區《渭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指導相關部門和鎮街對224個排污口開展分類分年度整治,完成整治199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排查農村黑臭水體疑似點位31處,將認定的5處農村黑臭水體全部納入監管清單。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成效暨“鄉村更美麗”攻堅行動,新增兩個村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4個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不正常運行的15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維修,確保發揮作用。按照省市安排,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專業化運維管理模式。完成1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工作。完成全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完成臥龍寺學校、龍豐村陳倉大道以南西地塊等6處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三是持續加強環境安全監管。認真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完成14處生態樣地現場核查,督促責任單位完成省生態環境廳反饋的遙感監測生態保護紅線破壞問題整改。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7個,實施污染物減排項目3個。推進排污許可證“一證式”監管,增加噪聲模塊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53家,變更排污許可證27家。105家企業及時填報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指導147戶企業和24家醫療機構開展2023年度危廢執行情況申報以及2024年度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申報,按期完成審核。對145家企業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考核,指導企業進一步查漏補缺、糾錯改錯,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派員參加全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實戰比武,榮獲表現突出集體和答題競賽個人一等獎。修訂分局環境安全應急預案,對68戶企事業單位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審查備案。圍繞新污染物、廢棄危化品、重金屬、重點環保治理設施、有限空間作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隱患等開展排查整治。修訂全區輻射應急預案,檢查放射源和射線裝置使用管理、輻射安全防護落實情況,指導輻射單位完成個人劑量檢測、培訓記錄等15個問題整改。定期對農村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測。對符合條件的20噸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出水進行監測。對57戶企業開展監督性監測。完成兩個國控噪聲點位選址和建設。
四是嚴厲打擊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組織開展“2024利劍治污”、揮發性有機物、危險廢物、工業爐窯、排污許可證交叉檢查等15個專項執法檢查,采取定期不定期,晝夜相結合方式現場檢查,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打擊。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83人次,檢查企業454家次,發現問題145個,立行立改112個,立案處罰22個,辦理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個,辦理生態損害賠償案件1起,投訴舉報獎勵1起,上報典型案例4個,積極查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案件。受理群眾來信來訪334件并全部辦結。深入開展執法大練兵,執法案卷評比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選派60人次參加省、市交叉執法檢查。分局被市生態環境局評為2024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
五是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宣教,加大散煤及生物質管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知識宣傳及政策引導,印制《臭氧污染防治檢查手冊》廣泛發放,多次召開績效升級推進會、臭氧污染防治業務培訓會、印刷行業及鍋爐整治專題工作會等,宣傳政策、答疑解惑。組織開展六五環境日、法治宣傳、科技之春等現場宣傳活動11次,深入推進生態環保知識“六進”宣傳活動,發放生態環境普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文明知識手冊》《水與生命》等宣傳手冊、彩頁。以“金臺生態環境”公眾號為陣地,編發工作信息136條,發布環保科普知識190余篇。
三、存在問題
一是當前全區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任務繁重、難題不少,需要依靠改革的力量推進和破解。
二是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全區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內生動力不足,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協同高效,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實現“十四五”空氣質量目標。加強空氣質量調度,指導各鎮街用好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協同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治理,努力提升在全市月度排名中的位次。統籌抓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建筑工地揚塵管控、道路沖洗灑水保潔、高排放機動車治理、餐飲業油煙治理、生物質秸稈禁燒等工作,推進環保設施更新改造,加強設施運行監督管理。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氣造成的危害,開展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實行差異化管控,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做好“十五五”國控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優化調整工作。確保優良天數增至289天,PM2.5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
二是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任務落實。開展流域水環境污染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加強轄區污水處理廠監管,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指導金河鎮完成金陵河流域治理項目,確保轄區地表水水質穩定達標。抓好土壤重點企業監管,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強化危險廢物、一般固體廢物、重金屬、核與輻射環境監管,深入開展環境安全排查整治。
三是推進各類環境問題整改。組織對歷次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及省委大氣專項巡視、中省市監督幫扶、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等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迎接中央第三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促鎮街及相關部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責任,對能夠馬上整改到位的問題,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緊盯群眾反映強烈,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揚塵、異味、噪聲等城市公共管理問題,不斷強化責任、細化措施、改進方法,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推進問題徹底解決。
四是做好生態環境服務,以良好生態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優化環評與排污許可管理,對重點項目提供全過程環評指導服務。采取“人防+技防”措施,做好非現場執法監管和部門聯動執法,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監督幫扶力度,提高監管精準性。積極謀劃儲備、爭取資金,爭取中省生態環保專項資金。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把建設生態文明轉化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
?
寶雞市生態環境局金臺分局
2025年2月26日
?